博凡工業氣體(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先生
聯系電話:021-69018005
地址:上海市青浦區重固鎮趙重公路2278號5號樓260室
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氣體。 在標準條件下,純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為28.01,密度為1.25克/升,冰點為-205.1,沸點為-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極難溶解在水中。與空氣混合的爆炸極限為12.5% ~ 74.2%。 上海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e 799 be 5 baa 6 e 997 aee 7 ad 94 E4 b 893 e 5b 19 e 313336303135,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其攜氧能力和功能,在嚴重情況下導致組織窒息和死亡。 一氧化碳對全身的組織和細胞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對大腦皮層。一氧化碳存在于冶金、化學、石墨電極制造、家用煤氣或煤爐以及汽車尾氣中。 一氧化碳的使用上海甲烷 用于制備甲酸鈉和冶金工業中的還原劑。 一氧化碳氫氧化鈉==高溫高壓==一氧化碳 氧化鐵的工業還原(鐵的制備)上海氦氣 它被用作氣體燃料,例如水和氣體(一氧化碳、氫氣和其他氣體的混合物)。 形成機制 一氧化碳是大氣中分布最廣、含量最多的污染物,也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大氣中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是內燃機的廢氣,其次是鍋爐中化石燃料的燃燒。 一氧化碳是含碳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燃料中最初存在的所有碳都會形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成和破壞過程受化學反應動力學機制控制,是烴類燃料燃燒過程中的基本反應之一。其形成機理如下: RH R RO RCHO RCO CO
這個問題也正是大眾的擔憂。但現在我要反問一下,首先,二氧化碳到底有什么危害,讓大家對它談虎色變?其次,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真的是越來越多的嗎?二氧化碳的功與過要說二氧化碳對地球和人類的危害,唯一可說的就是當前增長過快的二氧化碳會引發溫室效應,導致地球環境巨變,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溫室效應使冰川消融現在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確實是太快了。工業革命之初還是280ppm(即百萬分之280,0.028%),近1萬年來一直是這個水平。而從那時起到現在短短270年間,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了50%,為415ppm,達到了近1400萬年前的最高水平,而且還在以每年2ppm的速度激增。從地質史上來看,415ppm不算高,但可怕的是增速過快,地球環境和生命承受不了如此劇變。而這些都是我們過量燃燒化石燃料的錯。4萬年來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二氧化碳還有什么危害了。相反,二氧化碳實際上對地球、生命和人類居功至偉。現在大家都說氧氣是滋養之氣,而二氧化碳是有害的廢氣。但實際上,我們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雖是氧氣氧化有機物直接提供的,但最終卻是植物光合作用提供的,而二氧化碳就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沒有二氧化碳,整個生物圈都會崩潰。光合作用再說最受人詬病的溫室效應吧。如果沒有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地表溫度將較降至零下19攝氏度,而現在實際是15攝氏度。而在地球形成的頭20億年里,太陽光比今天暗淡20-30%,要不是當時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比今天大得多,整個地球都會被冰封,更別提什么孕育生物了。地球演化史上曾經經歷過多個冰河世紀,每次都是二氧化碳以救世主的姿態現身。當地球被冰封,白雪皚皚的地球會將更多的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導致地球越來越冷,形成惡性循環。這個時候,火山活動釋放的二氧化碳在冰蓋下聚集,最終沖破冰面,重新將地球解凍。雪球地球因此,二氧化碳是在拯救地球生命,而不是危害地球生命。上海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一直在下降是的,你沒有聽錯,雖然近270年來二氧化碳急劇增長。但從地質史上看,大氣中二氧化碳確實是越來越少的。早期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成分,和今天的火星和金星類似,與后兩者不同的是地球擁有了生命,生命對大氣進行了改造,于是二氧化碳越來越少,氧氣越來越多。到今天,氧氣已經成為大氣中僅次于氮氣的第二主要成分,而二氧化碳則成了一種微量氣體。改造地球大氣的先鋒是藍藻,而后來對二氧化碳消耗量最大的是陸地植物。改造地球大氣的先鋒:藍藻在陸地植物還沒有開始繁榮的寒武紀時期(5億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為6000ppm,是工業革命之初的20倍。后來由于綠色植物登陸,二氧化碳就越來越少,到恐龍時代(1億年前)已經只有2000ppm了,工業革命之前是280 ppm,今天雖然上升到415ppm,但是和史前還是沒法比的。寒武紀以來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二氧化碳濃度取決于地球碳循環,它之所以越來越少就是因為地球碳循環早就失去平衡了。從大氣中抽走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是生物固碳,也就是光合作用。雖然動物和微生物會分解一部分有機物釋放出二氧化碳,但總有一些有機物未經分解即埋藏于地下。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的,在自然界最主要的就是火山活動,它將深藏于地底的有機碳拋出地表并通過燃燒將二氧化碳釋放。火山爆發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生物演化初期,這兩種作用還可以勢均力敵,但后來隨著地幔和地核漸漸冷卻,地球內部不再活躍,火山活動就越來越弱了。而此消彼長,隨著綠色植物繁盛,光合作用變得越來越強烈。火山活動早就無法和生物固碳相抗衡了。現在,綠色植物每年凈吸收110億噸二氧化碳,而火山活動只能排放1.8億噸。如果沒有人類干預,地球碳循環失衡將會越來越嚴重。專家估計在10億年以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將低于150ppm,屆時光合作用就會停止,植物就會滅絕,動物和人類也就隨之死亡了。玉米屬碳四植物,它們就是適應低二氧化碳濃度產生的都知道二氧化碳多了可怕,其實少了更可怕。我們應該怎么辦?我們人類面臨的二氧化碳問題不是一個,而是兩個。一個是近期急劇增長的二氧化碳引發的溫室效應問題。另一個是二氧化碳濃度長期下降最終導致的地球生物圈崩潰問題。第一個較為急迫,但第二個更重大。汽車尾氣排放加劇了溫室效應因此,對化石燃料的利用,我們應該這樣看待。燃燒化石燃料是正確的,這使在地底下深藏的有機碳被重新釋放到大氣當中,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有利于維持地球碳平衡。由于火山活動的減弱已經導致地球碳平衡失衡,我們人類也只好拉它一把了。但在當前二氧化碳劇增的形勢下,我們確實應該控制燃燒量。二氧化碳的克星是綠色植物,這在地質史上已經證明了無數次了。在石炭紀(3億年前),全球都是熱帶雨林的天下,當時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今天差不多。而在之前和之后5000萬年,二氧化碳濃度都是2000ppm,超過石炭紀時的5倍。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約占溫室氣體的80%,可在大氣中滯留數百年,在海洋中存在的時間更長。世界氣象組織的公報顯示,繼此前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突破百萬分之400大關后,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百萬分之407.8,是1750年工業化前水平的147%,略高于2017年百萬分之405.5。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我們再一次打破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值的紀錄。我們在兩年前就已經超過了被認為是臨界點的數據,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為百萬分之400,(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還在增加。去年的增長和我們在過去10年中觀測到的平均(增長)水平相似。這份公報還顯示,另外兩種溫室氣體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也在過去的10年中急劇增長。公報說,甲烷也是一種長效溫室氣體,其排放60%來自畜牧、利用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上海二氧化碳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地球上一次出現類似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在300萬到500萬年前。當時的氣溫比現在高2至3攝氏度,海平面比現在高10至20米。塔拉斯在公報發布會上說,盡管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中作出承諾,但大氣中溫室氣體水平的增長還沒有放緩跡象,他呼吁各方秉承大局思維,采取全球行動,將承諾轉化為行動。
混合氣體和標準氣體的分類本章主要介紹混合氣體和標準氣體的分類,混合氣體和標準氣體的制備方法、配制技術、用途及包裝儲運詳見下面的有關文章。上海氬氣根據用途,氣體產品可分為兩大類,即一般工業氣體和特種氣體。一般工業氣體量大面廣,對氣體的純度要求不高;特種氣體有別于一般工業氣體,是具有特殊用途且在特定領域中應用的,對純度、雜質含量、組成、物化性能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一類氣體產品。與工業氣體相比特種氣體的品種多而產銷量小常用標準(校正)氣體和混合氣體即是特種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常,可以把常用的氣體混合物分為一般混合氣體和電子工業用混合氣體兩大類。標準(校正)氣體可分為單元標準氣體(高純氣體或超高純氣體)和多元標準氣體(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組分氣配制而成)。本章主要介紹混合氣體和標準氣體的分類,混合氣體和標準氣體的制備方法、配制技術、用途及包裝儲運詳見下面的有關文章。 一.常用氣體混合物(混合氣體)分類 氣體混合物是由兩種或以上的純氣體、根據使用的要求并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氣,有二元混合氣或多元混合氣,氣品種之多,可達數千種。常用氣體混合物的分類如下;1.一般混合氣體一般混合氣體又分為激光混合氣、特殊儀器用混合氣、焊接混合氣、保鮮混合氣、電光源混合氣、醫療及生物研究混合氣、消毒殺菌混合氣、檢漏(報警)混合氣、高壓混合氣、零點空氣、其他混合氣。2.電子工業用混合氣體電子工業用混合氣體又分為外延(生長)混合氣、化學氣相沉淀(CVD)混合氣、摻雜混合氣、刻蝕混合氣、其他電子混合氣。二.標準氣體 標準(校正)氣體是一種高度均勻、穩定性良好和量值準確的氣體。標準校正氣體可以是單一的純氣體或高純氣體,也可以是由多種組分氣體配制而成的混合氣體。它主要用于校準儀器、儀表、評價測量方法、計量標準傳遞和量值仲裁等。標準校正氣體屬于標準物質之一,故又稱氣體標準物質。標準物質是一種測量標準,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依程測量領域中領域中 依法管理的計量標準。它們具有復現、保存和傳遞量值的基本作用。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測量領域中用于校準測量儀器和測量過程、評價測量方法的準確度和檢測實驗室的能力、確定材料或產品的特性量值、進行量值仲裁等。 標準校正氣體按特性值定值的準確度水平可分為基準氣體、一級氣體標準物質、二級氣體標準物質。 按氣體組分數分類 可分為:即單元標準氣體(純氣或高純氣體);二元標準氣體;三元標準氣體和多元標準校正氣體。 按用途或屬性分類 可分為:儀器儀表用標準氣體、石油化工用(產品成分分析)標準氣體、環境監測用標準氣體、醫學與醫療衛生用標準氣體、電子能源用標準氣體、可燃性氣體泄露報警用標準氣體、地震監測用標準氣體等 上海氬氣
你知道甲烷與二氧化碳重組反應么甲烷是一種無色無臭易燃氣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甲苯。通常甲烷用于標準氣,校正氣,太陽能電池,非晶硅膜,乙烴、氫氣、合成氨、炭黑、甲基化合物、二硫化碳、氫氰酸等的生產原料等。最近有研究利用具有氧空洞的導氧離子材料,氧化釔添加氧化鈰(Y10DC)當載體,以含浸法擔載活性金屬鎳及助觸媒金屬鉻製成雙金屬觸媒,進行甲烷氣體與二氧化碳重組生成合成氣反應(CO2 reforming),并利用TPR、NDIR等來觀察觸媒表面的一些性質。TPR結果發現,隨著鉻的添加將增加鎳與氧之間的鍵結力,使得氧化鎳需在更高溫才能還原,且添加過多的鉻也會覆蓋到表面的氧空洞。活性測試的結果發現,具有氧空洞的YDC擔體,因為表面氧空洞可以提供二氧化碳的分解,所以在H2/CO方面比一般傳統擔體如α-氧化鋁還佳(越趨近于1);且甲烷易以CHx形式存在于氧化鋁的活性位上,不易與氧發生反應,因而造成其較易失活。在不同載體擔載Ni-Cr/YDC雙金屬觸媒中發現,鉻應為物理性助觸媒,并不會增加CH4或CO2;故觸媒會因鉻添加使得鎳活性金屬更為分散,進而提高了觸媒的初始活性。唯不同之處在于,觸媒的載體具高表面積時,會因鉻的添加進而增加其抗積碳能力;低表面積時,反而會增加減少觸媒的抗積碳能力。此說明屬結構敏感性的CO2 reforming觸媒反應,活性金屬的分散度將會對觸媒的抗積碳能力造成影響。二氧化碳另外,在本實驗中證實積碳確實是觸媒衰退的主要因素,但燒結也是造成失活的因素之一。而由TPO及TEM的結果可發現,觸媒表面的碳物種,主要為活性金屬鎳上甲烷中間物種(CHx),逐漸分解最后會變成石墨狀的碳(絲狀碳)所得,非CO歧化反應所生成;而且鉻的添加并不會使得觸媒表面上的CO發生岐化反應而生成膠狀碳。博凡工業氣體(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各類工業氣體產品專業生產和銷售的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主要產品有:氧氣、氬氣、氮氣、二氧化碳、六-硫、氦氣、氖氣、氙氣、氪氣、混合氣體、標準氣體、四-碳、超高純氣體等。我們是一家專業從事能源方面產品的公司,公司主營能源 氣體 特殊/專業氣體 等,在同行里是資深企業,具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生產檢測手段,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在市場越來越細分化的今天,公司也要求自身的品質和專業產品細分化,以適應客戶的需求。公司目標:把握現在,創造輝煌。公司文化:努力積累,勇于開拓。 經營理念:優良品質,周到服務。公司宗旨:打造清潔的炊事環境。市場方針:質量、服務、價格是我們發展的基礎。
氨氣是一種無色透明在,是帶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在標準狀態下,其密度為0.771kg/m3 ,比重為0.5971,分子量17.031.常壓下的沸點為-33.41℃ ,熔點為-77.74℃ ,臨界溫度為132.5℃ 臨界壓力為11.48Mpa。氨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900體積氨 ;在273K時,1體積水能溶解1200體積的氨。通常把溶有氨的水溶液稱為氨水,呈弱堿性。對銅、銅合金及鍍鋅、搪錫表面有腐蝕作用。故優等品液體無水氨中的含量不超過0.1%。氨氣與氯氣接觸能發生自然,并形成不穩定的、極易爆炸的氯化氫。高溫下能分解成氫氣和氮氣。無水氨與空氣或氧氣混合能形成爆鳴性氣體。氨具有較高的體膨脹系數,滿量充裝液氨的氣瓶,在0-60℃ 范圍內,液氨溫度每升高1℃ ,其壓力升高約1.32-1.80MPA,因而液氨氣瓶超裝極易發生爆炸。危害與防護氨(無水)揮發性大,刺激性強烈。氨氣刺激鼻粘膜會引起窒息,能使咽喉發生紅腫,引起咳嗽、聲音嘶啞。長期高濃度氨氣作用下會引起肺氣腫、肺炎。對神經系統也有刺激作用,并能破壞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皮膚接觸高濃度氨會吸收其組織水分、堿化脂肪,造成溶解性組織壞死。皮膚接觸液氨會引起化學性凍傷,使皮膚生瘡糜爛。液氨濺入眼內可引起凍傷,凍僵處變為蒼白色。氨具有毒性。空氣中氨濃度達到3500-700 mg/m3時,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停留很短時間即會導到處死亡。空氣中允許所占的體積為25PPM。這個濃度對于每周5天,每天接觸8小時來說是安全的。但如果接觸時間長,嗅覺器官的靈敏性將會改變。急救處理的辦法是,將受害者移到空氣新鮮處。基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難,應輸氧。可用大量的水清洗患處15分種,但不能清洗凍傷處,要脫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襪,迅速給予治療和護理。低速的霧狀水可以有效地清除氨對大氣的污染。當大量泄漏或氨氣瓶破裂時,人應撤離污染區域。在沒有危險情況下,應制止泄漏。如需進入危險區域,必須帶自供式呼吸器,穿全身防護服和靴子。霧裝水對吸收氨氣相當有效,但僅限于泄漏氣體時使用,絕對不能將水灑到液氨上。氨(含水)又叫氫氧化銨、氨水,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由于氨蒸氣具有毒性和刺激性,消防人員必須配備有完善的呼吸器,用霧狀水滅火。氨水可造成從輕到重的燒傷以及不同程度的皮膚損作傷,其蒸氣可灼傷眼睛、刺激皮膚,使眼瞼及嘴唇腫起,并引起咳嗽。急救處理方法是,將受害者迅速移到新鮮空氣處。若呼吸停止,應進行人工呼吸及輸氧。若受害者為皮膚接觸,應首先脫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冰水加檸檬汁醋或2%醋酸沖洗后,再用大量水沖洗。并用3%-5%硼酸、乙酸或檸檬酸溶液溫敷。嚴重時立即請醫生處理。http://www.afsanehakhoondi.com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小常識! 在生產和生活環境中,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都可產生一氧化碳(CO)。如不注意煤氣管道的密閉和環境的通風等預防措施,吸入過量CO后可發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較為常見的生活性中毒和職業性中毒。 任何一種可燃氣體、石油、木頭或木炭燃燒均可產生一氧化碳。最常見的有壁爐、火爐、煤油爐、汽車、汽船、碳烤架,以及燃氣設備如熱水器等。 哪些情況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1.室內取暖設備寒冬里門窗緊閉,同時室內需要使用燃氣或燃油的加熱設備。而此時若未正確安裝或使用這些設備,那么室內或建筑內部,就會增加一氧化碳累積的危險。 2.建筑的問題老式建筑的煙囪如果堵住了,氣體就會往屋內走。較新的房屋又因密閉得太嚴,而使一氧化碳潴留在室內。 3.其他密閉空間在密閉的空間,如車庫中,汽車、卡車或其他設備引擎持續運轉,就會持續產生一氧化碳,如果車庫和房屋相連,就有可能泄漏入房子。即使車庫是敞開的,坐在發動著的汽車里,或是在空轉的汽船后游泳都很危險。 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劇烈頭痛、頭暈、心慌、面部潮紅、口唇呈現櫻桃紅色、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幻覺等癥狀。 一氧化碳中毒的早期表現主要是:劇烈頭痛、頭暈、心慌、面部潮紅、口唇呈現櫻桃紅色、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幻覺等癥狀。 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小常識! 急救措施 ㈠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處,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 ㈡及時、有效給氧,有條件者予以高壓氧治療。 ㈢對重度中毒者應給予消除腦水腫、促進腦血液循環、維持呼吸循環功能、等治療。 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意外死亡。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減少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覺得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請盡快就醫。 1.安全使用燃氣工具及設備:每年都要檢查所有的燃氣設備,包括加熱器、爐灶、取暖器、壁爐等; 2.定期檢查煙囪、暖氣管、通風孔等,以確保沒有變形、堵塞; 3.不要在密閉的空間里如營屋、房車、拖車箱、帳篷里使用燃油或燃氣的取暖器; 4.不要在室內燒烤; 5.不要在室內燃氣取暖; 6.不要在明火未完全熄滅時就關掉檔板; 7.安全使用交通工具:不要讓車在車庫里空轉,即使車庫門開著;不要在大巴車(房車式載客車)后騎車;不要在空轉的汽船后游泳; 8.不要在密閉空間內使用燃氣發電機、除草機或其他設備引擎。防患于未然更重要;www.afsanehakhoondi.com
上海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危險特性: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與空氣混物爆炸限12%~74.2%。 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還原性、毒性、極弱的氧化性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能進一步被氧化成+4價,從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一氧化碳能夠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條件:點燃) 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為氣體燃料。 實驗室一般使用濃硫酸催化或加熱草酸分解并用氫氧化鈉除掉二氧化碳制得一氧化碳,具體反應如下:。 一氧化碳作為還原劑,高溫或加熱時能將許多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因此常用于金屬的冶煉。如:將黑色的氧化銅還原成紅色的金屬銅,將氧化鋅還原成金屬鋅: 上海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這里特別提示:除非是嚴格防護下制備Ni(CO)?,否則不得使用CO還原NiO,因為會反應生成劇毒的Ni(CO)? 在煉鐵爐中可發生多步還原反應: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注意:一氧化碳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但是仍然可以一些參與反應,但是特別注意,單純的高錳酸鉀溶液不能與一氧化碳反應。 常見的常溫下氧化CO的反應如下 另外,一氧化碳可以和氫氣化合,生成簡單的有機物,表現氧化性 CO+2H2==高溫催化劑==CH3OH CO+3H2==高溫催化劑==CH4+H2O 在加熱和加壓的條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屬單質發生反應,組成分子化合物。如Ni(CO)?(四羰基鎳)、Fe(CO)?(五羰基鐵)等,這些物質都不穩定,加熱時立即分解成相應的金屬和一氧化碳,這是提純金屬和制得純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但這些物質都有劇毒,且極難治療! 由于在一定條件下CO可與粉末狀NaOH反應生成甲酸鈉,因此可以將CO看作是甲酸的酸酐。www.afsanehakhoondi.com
上海一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都有哪些? 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5%的時候,那些對CO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出現心臟功能異常、缺氧及胸痛等現象。因此是2.5%。 一個成年人24h吸入空氣10~20m3,相當于0.42~0.84m3/h。為防止血液中COHb最高濃度不超過1.5%,中等體力勞動強度的人,30min內工作空間最大允許CO濃度為42mg/m3,一氧化碳期間吸入氣體量為8.82~17.6mg。 根據日本及我國上海市對發色羅非魚片及金槍魚等產品的調查結果中顯示羅非魚體內的CO含量最高為775μg/kg,而金槍魚體內CO含量最高約為1000μg/kg。那么我們再將這個數字擴大1倍,假設魚肉中CO含量為2000μg/kg。 而人體在30min內攝入CO處理后的魚肉500g,假設全部被機體吸收的話,攝入的CO也只有1mg,明顯低于允許的安全限量。況且經一氧化碳處理后的肉制品在不含有CO的環境下貯存,其內部的CO也在不斷減少,半衰期約為3d。 上海一氧化碳對人體的危害都有哪些? 有人也曾對發色肉制品的安全性進行過相應的安全評估。一氧化碳根據規定,其工人工作環境允許CO濃度為57mg/m3。有分析表明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工作,人體內CO濃度會保持在某一水平,該水平為攝食肌紅蛋白CO達飽和狀態為100%的肉類225g可達到水平的14倍。 這種分析存在的前提是肉中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的CO飽和度最大,為100%,且肉中CO從胃腸道轉化到血液中的比例為100%。而事實上任何一種方式處理的魚類,其體內CO均不可能達到100%。 首先這里應該提到一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的概念,也就是說中毒患者在意識障礙恢復后,經過2-60天的"假愈期",還有可能現一些神經精神后發癥 "輕度中毒可以完全恢復.重癥患者昏迷時間過長者, 一氧化碳多提示預后嚴重,但也有不少患者仍能恢復.遲發腦病恢復較慢.有少數可留有持久性癥狀."www.afsanehakhoondi.com
上海一氧化碳的分子結構! 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一種碳氧化合物,化學式為CO,化學式量為28.0101,標準狀況下為無色、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在理化性質方面,一氧化碳的熔點為-205.1℃,沸點為-191.5℃,微溶于水,不易液化和固化 在空氣中燃燒時為藍色火焰,較高溫度時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碳,在血液中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嚴重時死亡。 一氧化碳分子為極性分子,但由于存在反饋π鍵,分子的極性很弱。分子形狀為直線形。碳的最外層有四個電子,氧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這樣碳的兩個單電子進入到氧的p軌道和氧的兩個單電子配對成鍵,這樣就形成兩個鍵,然后氧的孤電子對進入到碳的空的P軌道中形成一個配位鍵,這樣氧和碳之間就形成了三個鍵。 物理性質 在通常狀況下,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無味、難溶于水的中性氣體,熔點-205.1℃,沸點-191.5℃。標準狀況下氣體密度為1.25g/L,和空氣密度(標準狀況下1.293g/L)相差很小,這也是容易發生煤氣中毒的因素之一。 其相關物理常數有: 熔點(℃):-207 沸點(℃):-191.5 相對密度(水=1):0.793(液體) 上海一氧化碳的分子結構!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67 蒸氣壓(kPa):309kPa/-180℃ 燃燒熱(kJ/mol):283.0kJ/mol(1.01×104kj/kg) 自燃點:608.89℃ 溶解性:難溶于水。 穩定性:穩定。 禁配物:強氧化劑、堿類。 分解產物:400~700℃間分解為碳和二氧化碳。 危險特性: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與空氣混物爆炸限12%~74.2%。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還原性、毒性、極弱的氧化性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能進一步被氧化成+4價,從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一氧化碳能夠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條件:點燃)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為氣體燃料。www.afsanehakhoondi.com